网站首页
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ldquo;柳叶,我们都要结婚了,我爸妈想去拜见你的父母,顺便商量下结婚事宜。”2018年6月的一天,当赵阳很认真地告诉我这番话时,我顿时慌了……1 我叫柳叶,1991年出生于江西彭泽县县城,我爸爸叫柳大春。
12017年11月12日,小叔子许凯在家人的微信来喜讯:“11月13日早上9点11分,顺产,母子平安,6斤8两。犬子乳名小皮球。” 由于太激动,这货把宝宝的出生日期都给写错了。老公许飞和婆婆闻此,喜笑颜开,开始热烈地讨
刘伯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他,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为报恩,我们两家报成人。01 一 我叫文熙,70后。我妈是广州一家大医院的儿科医生,我则是这家医院的产科护士。我爸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酒楼,他为人慷慨豪
因为有你,我的生命一直都是美好时光。这是一封母亲写给儿子的信,也是一篇很感人的好文章。文中有个好妈妈,好妈妈有一个好儿子。 不要再说好孩子都是天生的,绝不是! 那是因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
黄小华是我妻子,本文以她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发生在她及我们家身上的故事。001 2015年中秋节,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和家庭。 我叫黄小华,出生在河南开封市下
小时候,我们上学,父母上班,彼此几乎没有同行的机会。只有一年冬天,母亲早把我叫醒,要我陪她去菜场买菜。原来她上早班,顺路去菜场买点菜,叫我拎回家。外面还是黑乎乎的。我还从没起过这么早,又冷又饿。母
有人说此文可上语文教科书。 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岁。 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岁月又缩减
一那日早上,妈发来一条微信,打开一看,是一张照片。照片中,爸弓腰拖地,非常专注,看样子全然不知自己已成为对象。 哎呀!爸竟然会拖地了!我连发了几个叹号过去。妈很快回复:“我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等到
父亲在我上初中之前不会做饭,母亲有几次在我和妹妹面前取笑他,说你父亲刷完锅后问刷锅水往哪里倒,我们听后心想当时父亲真是养尊处优啊。1997年春,父母把家从农村搬到了城里,到今年刚好20年。进了城的父亲也同时进
讲述人:晓娟(化名) 25岁 采访方式:微信 记得妈妈给我洗过的衣服,有股香香的肥皂味 我想讲讲我和我妈,故事得从我爸婚姻说起。 我爸婚姻是一桩典型的包办婚姻。当时我爸26岁,我妈20岁。据说那个年
有人说这是一篇可上语文教科书的文章。这位母亲,只是千百万劳动者的一员,但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才创造了的历史和生活。 作为一个游子,我最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深。 今天是母亲节,谨以此文献给
心之所向,缘起缘灭的情感纠结
一个微小举动,带来意想不到的变革
心路:倾诉个人情感经历的细腻凝视
人生路上的灯塔和指引针
01用善良谱写人生最美好的篇章
02情感札记:用文字诉说内心的波澜
03相互关心,共享喜怒哀乐的深情
04即使经历风雨,也要牢牢握住彼此的手
05生命的旋律,奏响内心最动听的乐章
06心灵独白: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07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珍贵伙伴关系
08彼此依恋,共同编织人生的篇章
09在平凡中寻找不凡的感动瞬间
10独白札记:情感的自我呈现
一个微小的善举,点亮无数的希望
揭开内心世界的神秘面纱
珍视彼此,永恒难忘的情结
给予即是收获,温暖无声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