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父母子女一场,要感恩的,终究是我们。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 江苏一名交警拦下了一个在路上歪歪扭扭骑着电动车的小女孩。 女孩才10岁,后座上是她3岁的妹妹。 问她为什么没有大人陪。 小女孩再也控制
内容来源:图文综合自网络动态黑色音符 法国尼斯一位母亲等待上战场的儿子的消息,等了65年。 2005年的一天,史迪威夫妇在海边散步。突然,史迪威的脚触到了什么东西。他挖开脚下的沙子,一只表面结满砂石和贝壳
这两天,微博上有一条很温暖的热搜:107岁妈妈给84岁女儿捎糖吃。 河南民权县,107岁老奶奶和邻居一起去参加婚礼,看到桌上有糖,她没舍得吃,拿起来放进了口袋。 到家后,107岁的老母亲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翻棉袄下
因为有你,我的生命一直都是美好时光。这是一封母亲写给儿子的信,也是一篇很感人的好文章。文中有个好妈妈,好妈妈有一个好儿子。 不要再说好孩子都是天生的,绝不是! 那是因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
黄小华是我妻子,本文以她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发生在她及我们家身上的故事。001 2015年中秋节,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和家庭。 我叫黄小华,出生在河南开封市下
小时候,我们上学,父母上班,彼此几乎没有同行的机会。只有一年冬天,母亲早把我叫醒,要我陪她去菜场买菜。原来她上早班,顺路去菜场买点菜,叫我拎回家。外面还是黑乎乎的。我还从没起过这么早,又冷又饿。母
有人说此文可上语文教科书。 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岁。 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岁月又缩减
父亲在我上初中之前不会做饭,母亲有几次在我和妹妹面前取笑他,说你父亲刷完锅后问刷锅水往哪里倒,我们听后心想当时父亲真是养尊处优啊。1997年春,父母把家从农村搬到了城里,到今年刚好20年。进了城的父亲也同时进
讲述人:晓娟(化名) 25岁 采访方式:微信 记得妈妈给我洗过的衣服,有股香香的肥皂味 我想讲讲我和我妈,故事得从我爸婚姻说起。 我爸婚姻是一桩典型的包办婚姻。当时我爸26岁,我妈20岁。据说那个年
有人说这是一篇可上语文教科书的文章。这位母亲,只是千百万劳动者的一员,但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才创造了的历史和生活。 作为一个游子,我最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深。 今天是母亲节,谨以此文献给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
人生的起起伏伏 - 洞悉内心真实的自我呐喊
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珍贵羁绊
永结同心,白头偕君
在黑暗中寻找希望的火焰,点亮心中的明灯
01珍惜相伴,相互鼓舞的人生旅程
02寻觅心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03生命中的小插曲,蕴藏着难能可贵的情怀
04情感书写:用文字诠释人生百态
05患难与共,互帮互助的精神支柱
06恩爱有加, 携手共度人生旅途
07点点滴滴,汇聚成感人至深的故事
08心声嘱托:细述生命中的难忘瞬间
09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的人生
10心有灵犀, 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相濡以沫,终生不渝的感情纽带
相濡以沫, 唯你可共度余生
有温度的故事引发心灵共鸣
人生书简:用文字记录温暖与酸楚交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