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乞讨的母亲

    引导语:母亲乞讨也要让儿子上学,这样的做法,真让人感动。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

  • 父亲:你永远不是往事

    引导语:也许是爱的方式不同,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2010年5月5日,父亲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那时,我远在广州,正在没日没夜地赶写一长篇小说。我的家人秉承了父亲的遗愿,向我隐瞒了噩耗。一直到三天后,追

  • 梦中的父亲

    引导语:父爱如山,博大厚重。我曾做过一些很难过的梦。梦中我和我的父亲在河边钓鱼。  我大约5岁的时候就随我的父亲出去钓鱼,一钓就钓一整天,小孩子的精力不够,到黄昏的时候,我就会靠在爸爸的背包上睡觉。  

  • 母亲在,家就在

    引导语:很多人回家第一句就是找妈妈,如果爸爸在家就会问爸爸,妈妈呢?这个似乎很平常的事情却验证了,母亲在,家就在这个道理。但凡有妈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味,值得追忆的童年。也许有人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幸,

  • 父亲的来信

    引导语:读父亲的来信,既可以感受到脉脉亲情,又是一份难得的享受。最初收到父亲来信,是我在师院就读的时候。那时,兄弟几人都在念书,家境困窘,父亲每月除了给我寄来基本的生活费外,还要给我来一封信,信是写在

  • 父亲的画面

    引导语:父亲就像一座高山,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和影响着我们。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9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了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32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最早最早,甚

  • 母亲的宝物

    引导语:老年痴呆的目前记不住回家的路,却不肯放下自己手中孩子小时候的宝物。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

  • 母亲这把干柴

    引导语:母亲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一个家。在外地工作的时候,母亲在给我的信中说:“留给你的一树李子,熟透了,一个一个落到地上,最后一个都落了,你还没回来!”  我仿佛看到母亲站在那李子树下,忧伤地

  • 跟着父亲读古诗

    引导语:我觉得自己长大了。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但是相信我

  • 母亲的死亡之约

    引导语:母亲给了孩子的爱太多,但是在她年老时病痛的折磨让她不得不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孩子的不舍和理解让人感动。当母亲杰姬说出她希望结束自己的生命时,道拉·乔克极为震惊,她发誓要全力支持母亲…&hell

  • 母亲的恩德最

    引导语:如果母亲去世了,子女的痛苦是从心慢慢移到胳膊,再转移到手,最后从手指尖消散;如果子女去世了,母亲的痛苦则会是从手往上慢慢移到心里,永远不会消失。或许因为小时候年少无知,又或许因为光阴似箭,往昔

  • 母亲

    引导语:孩子一场普通的感冒竟让母亲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看望孩子,有什么爱比这个更让人感动的呢?我说要暂时出国一阵子,母亲满不在乎地回了一句:“哦?这样啊。”除此之外没再说什么。  我跟母亲的感情并非

    标签:
  • 首页
  • 上一页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