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1、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电影《搜索》中,高圆圆饰演的叶蓝秋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回家的路上失魂落魄。

  在公交车上,因为心情压抑,没有给老人让座被车上所有的人指责。

  有记者录了下来并且放到网上,叶蓝秋遭受网友的人肉。

  大家纷纷骂她丑恶缺德。

  后来,叶蓝秋跳楼身亡,大家才知道她是一位癌症患者。

  网络上的键盘侠,瞬间被扼住了咽喉。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看到别人一点事,就妄下结论,攻击评判别人。

  xx进了好单位一定是靠关系;

  男女结婚,女的比男的小很多就是图钱;

  画个浓妆,就是不正经。

  这是一种自大,更是一种无知。

  王小波说:“口沫飞溅,对别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随意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更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2、这个世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历史上,有个笑话: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

  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

  晋惠帝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在惠帝眼里,无法理解百姓竟会饿死,反而会疑惑为什么饿了不吃肉粥?

  他身在繁华的宫殿,整日山珍海味,完全不饥馑为何物,所以才会闹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笑话。

  晋惠帝不知民间疾苦,而民间也不知道皇宫的奢华。

  两个农民种地,在劳累之余,幻想富贵的生活。

  一个农民说:我要是当了皇帝,一定要顿顿吃饺子。

  另一个农民说:我要是当了皇帝,锄地要用金锄头。

  每个人的想法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限。

  心理学上,有个投射效应。

  大家都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别人,评价别人。

  每个人的评价都是一面镜子,照出其实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自己觉得臭豆腐很臭,就无法理解有人喜欢吃。

  自己结婚生子,就觉得不婚丁克的人不正常。

  自己花钱大手大脚,就觉得勤俭的人小气抠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

  西方很多不婚主义盛行,同性婚姻早已合法多年,行车、走路都是靠左。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家庭。

  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其实完全不同。

  孔子说: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每个人都不知道事情的全貌。

  贸然评价别人,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狂妄。

  越是无知的人,才越喜欢评价别人。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3、不随意评价别人,是一种修养

  在一辆火车上,有个醉汉喝得醉醺醺地冲撞了乘客,女孩问妈妈,他是坏人吗?

  妈妈说了一句:不,他只是不开心。

  这位妈妈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也曾经在挫折困苦的时刻,脾气暴躁,伤害过身边的人。

  所以,她才不会和这个醉汉计较,因为她知道,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

  张爱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你如果了解过去的我,就一定会原谅如今的我。

  境界高的人,对外,见过更大的世面;对内,有过很深的反。

  所以,他们从来不会轻易评价别人,更多的是温柔宽和。

  庄子《德充符》里面有一种人——长得丑,身体又有残疾,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但大家就是喜欢他。

  每个人都能从他那里找到快乐,并且被他深深吸引。

  因为这种人有一种本事——不评价。

  他不仅仅在嘴上不评价你,甚至在心里也不评价你,所以他没有任何要评价你的样子,也没有任何要评价你的潜台词。

  菩萨畏因,凡人畏果。

  那些看着让人不舒服的果,一定经历过别人不曾经历的因。

  不随便评价别人,是一种最基本的修养。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4、不随意评价别人,

  也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庄子》里有个叫士成绮的人,听到时人常常夸赞老子,于是跋山涉水,来拜访老子。

  看到老子其貌不扬,住的地方也乱七八糟。

  士成绮说:别人说你是圣人,我看是老鼠还差不多。

  老子看了他一眼,低头继续读自己的书,完全不理他。

  士成绮只好走了。

  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太过分了,来找老子道歉。

  谁知道老子对他说:“我如果有获得大道的实质,你骂我是猪、狗、老鼠又有什么关系,我还是我。”

  你说什么,是你说什么,并不能影响我,也不能改变我。

  内心丰盈地人,活在自己心里,而不是活在别人嘴里。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一个人,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勤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

  人生在世,我们是活给自己看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别人怎么看我们,是别人的事,安心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修行。

标签:看到 不一定 事实 看到不一定 看到事实 不一定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