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我们无法预知的来到这个世上,就像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将会在何时离去一样。
一位朋友发给我一份邮件,内容是复旦大学于娟老师的抗癌日记,里面有她在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后对生活方式的反思,对身患绝症的无奈,以及有对生命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其实以前陆续上过她的博客,看过其中一些文字,并且被深深感动过。这些日记形式的博文,用于娟自己的话说,是用生命写成的,是生命日记。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一个已经看见自己人生旅途红灯亮起的人,用不着再来用文字矫情。“再远的飞行总会着落,最长的旅行总会回家”,4月19日凌晨,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于娟老师面带祥和的微笑,背过身去,轻轻敲开了天堂的大门,从此抛离人间的嘈杂与烦恼,舍弃亲人的牵挂与关爱,安享那里的快乐和宁静。而那些生命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用心写下的文字,依旧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但是我想,在热闹过一阵之后,这些文字也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时空。好在,这个世界,有一个叫于娟的真实生命的确来过,尽管步履太过匆匆。
由于娟的生命日记,我又联想到了陆幼青。在我的书架上,收藏着一本特殊的日
记,书名是《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全选本》,作者是一个叫陆幼青的上海人。这个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陆幼青,后来搏击商海,取得了成功。只是命运弄人,正当年华之际患上癌症,在与病痛苦苦抗争6年之后,于2000年12月11日逝世,终年37岁。日记是陆幼青在得知癌症进入晚期,人生进入最后倒计时的残酷消息后,用生命的余能写成的,详细记录了人生最后一程的种种感受与感悟。文字最初发表在网站《榕树下》,后又由华艺出版社出版。这本特殊的日记曾经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它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但是,面对生命的脆弱,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陆幼青无疑选择了顽强,尽管最后还是无奈地倒在了人生的途中。从陆幼青到于娟,不一样的人生内容,一样的人生形式,这期间,岁月已经走过11年。(人生格言 www.wenzhangba.com)前几天在家里和“钟点工”阿姨闲聊,忽然聊到了她的二女儿。阿姨有三个女儿,都随父母在上海学生活。二女儿是其中最聪明和乖巧的,几年前曾经因为肺肿瘤动过大手术,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肺叶。手术后恢复还不错,完成了中专的学业,并且开始落实工作。正是在落实工作过程的例行体检中,女孩被告知肺病有阴影,而且还不止一个。接下来几个月便是高强度的各类治疗措施。遗憾的是,这些措施终于没有挽回孩子的生命,含苞待放的年龄,如花似梦的青春,转眼之间,化作一缕轻烟,随风飘逝。记得曾经匆匆见过女孩一面,好多年之前的事情,白净并且腼腆,别的已经没有多印象。当阿姨告诉我,她女儿去世已经快两年时,我心中一紧,又一痛。人生无常,生命脆弱,光阴如梦,两年前的事情,感觉却似昨天。
在想,走的人已经走了,活着的人迟早也会走,但是在走之前,应该好好活下去,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人,也不枉为了人生。
编后语: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美好的,可又是脆弱的,就像娇嫩的花朵,一点点的风雨将会凋零,可是至少绽放过,就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