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人生通俗的说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但是过程不尽相同!结果也不一样

  人,活一辈子。年龄的大小只是一个量词。假设生活中质的含金量少的可怜,活着也只能是活着。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昨天中午在朋友邀请的餐桌上听到近几天发生在医院里的一件事。

  人,一生大致经历四个阶段: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童年和少年可以归类为一个阶段。人,无权选择生养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生活环境,甚至选择自己的死。人的生命之所以能经历完这四个阶段,是因为人抱着一种幻想,充满着一种希望。多么艰辛的路,多么寒酸的生活都能扛的住顽强不屈的活下去。一但幻想破灭,希望变成了失望,甚至是黑暗。人还能有活下去的勇气吗?

结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有一对老年夫妇,膝下有二男二女。“多子多福”是古人留下的佳话,也许老俩口年轻的时候为了实现这样的诺言,含辛茹苦把子女拉扯成人,这其中的磨难,心酸,过着怎样的日子我们姑且不论。因为他们俩的心里装着美好的未来。盼星星盼月亮,盼孩子们早点成家立业。总算孩子们没有辜负父母给予的一次生命,各自的生活都过的不错,听说,大儿子是做生意的,小儿子是什么经理,二个女儿嫁的女婿过的也很体面。本应该老俩口享天伦之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汉的老伴得了个半瘫,常年的住院,这时的病人需要什么,除了经济上的帮助外,恐怕就是亲人的关心,陪侍,和照顾。不知道是真忙还是假忙,反正四个子女没有时间来伺候一天半瘫的老娘。老汉看的真切,痛在心里。活的也就没有了滋味。我想,老汉更多想的不是老伴而是自己。“设若我有朝一日,病卧不起,还不如老伴,好歹我还能伺候些时日。”,老汉这样的想法不知经过多少次的思想斗争,也许还有别的什么更让老汉痛心疾首的事,前思后想痛定思痛,心,也就走到了绝崖。抛下终身相随的老伴,在医院的三楼开窗跳楼自尽。(经典心情随笔 www.wenzhangba.com)

  酒,是飘香的,淳甜的。可此时的酒我感觉一点也不醇香。一种苦涩,一种酸楚,说不清的滋味和着酒气从心底涌上了头顶。酒能人的神经,一就能忘记心里的痛。平时不太喝酒的我多灌了几杯,借酒浇愁愁更愁。我在寻思这件事。老汉一生的辛劳为的就是这样的归宿?可此时此刻,老汉的子女心里是否安然,一点自责,的心都没有吗?如果老汉的死能唤醒子女的良知和久违了麻木的心,老汉的在天之灵也就可以含笑九泉了。否则,死了的是老汉的肉体,老汉的灵魂永远折磨的子女寝食不安!

  老汉的死应该有先兆,子女们没有察觉罢了。我无意中听到朋友说这样的话:老汉安排子女在他死后一定要火葬。因为火葬才能领取安葬费。老汉是退休职工,有这样的文件规定。多么淳朴的老汉,选择这样的死还忘不了给子女点钱。这就是父爱,他的心里装着屈辱与无私(对子女的无私)。这种的胸怀让我肃然起敬,我不赞同老汉的这种义举。

  悲戚戚,痛惜惜。老汉像一颗暗淡的流星划过漫长的夜空悄没声儿的陨落了。他是解脱了,无论是肉体还是思想用不着挣扎,斗争,甚至对子女的牵挂。又像一片云,轻轻的飘来,遮拦住太阳,被太阳光猛的一刺,轻轻的飘去。赤身来世创财富,留下子女颇多,本想仿古效先祖,那能如愿!

  老汉也不地道,抛下遇你牵手走过一生将要赴黄泉路的老伴让她在世度日如年,让她苟延残喘的活着,你就这么放心的下?还不如狠狠心一并把她带去,这样也落的个你在天堂着急的等待。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老伴的心也许揪心的痛,不知道在心里如何的埋怨,即便哪天到了天堂找你理论轻者不饶,重者责罚。把你在打入十八层地狱。看你是否跪饶?

  养儿育女本应为了防老。人,从生到老,很自然的规律。因此,人人都来延续香火,为的是同一个目标,但结果却是不同的。有的老人能善始善终,有的老人遗憾终身。有的子女孝敬成佳话,有的子女让世人唾骂,我不知现在的子女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坦言的说,社会在进步,敬老院在完善,服务机构在增多。哪能比的上膝下儿女敬你的一碗水,送你的一句话。

  惨剧发生不是偶然,而是早有思想准备。愿祝人间多几许真情,少几许冷漠。多几许关爱,少几许怨恨。也许,人人都会有个好的归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