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人情,比利息贵多了
1.
母亲在医院工作,偶尔有人托她帮忙,对方都会客客气气地。
唯独一位我们欠他钱的熟人,他家人在我妈工作的医院住院时,各种麻烦我妈,并且没有什么抱歉之意,似乎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谁让我们家欠他钱呢。
后来我问老妈,银行的利息到底有多贵?贵到要这般心怀亏欠?
她说,其实没有很贵,当初不应该这点钱的,人情,比利息贵多了。
2.
毕业季的时候,大学同学参加某国企的校园招聘。
其实他个人非常优秀,拿offer的难度并不大,可是在快放榜的时候,他的父母不放心,怕他考不上。
父母想方设法地帮他找熟人,大包小包加红包地送了礼。
其实这场招聘非常公平透明,分数已经出来了,只是还没公布而已,同学分数很高,录用是稳稳的。
最终同学顺利录用,完全靠的自己,却被周围人私下诟病了许久,说“他呀,是个关系户”。
3.
学妹去北京实,没着落,本打算通过租房中介找,学妹的母亲非说北京有个熟人,不用花中介那个冤枉钱。(关于爱情的日志 www.wenzhangba.com)
这个熟人,只是她母亲高中时的一位老同学,在母亲的“联络感情”下,学妹的租房大事就拜托在这位熟人阿姨身上了。
学妹去北京时,还给阿姨捎了大堆特产。
阿姨帮她相中的房子,是阿姨朋友的闲置房,“本来都快租出去了,我特意让他留给你的”。
这个小房子,离单位不太近,环境不太好,价格也不太便宜,是一个如果跟着中介去看房,会被一口否决的房子。
学妹有些尴尬,私下问母亲意思,母亲说“特意麻烦人家找的,还特意给咱们留的,就租下吧”。
学妹只好租下这个不怎么喜欢的房子,连讨价还价都没有了余地。
4.
那些本可自己解决的事情,因为“找熟人”,原本平等的关系变得低人一等,原本顾客至上的买卖交易变得迁就和隐忍。
即便没帮上忙,只要开了口,就亏欠了这个人情,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遭人诟病。
为了钱、事、时间,我们找了太多次熟人,我们总是忘了,下的,是一点小利小惠,亏欠的,是漫无边际的人情。
能自己解决的事情,不要去找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