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其实都充斥着三种时间元素:过去,当下,未来。我们身在当下,却往往心不在焉,终其一生活在颠三倒四里面:担忧未来,留恋过去,错过当下。 曾国藩在《曾胡治兵语录》里说过一句话,倒是可以
欲成为君子,独处是最好的修炼。 因为独处时,无人管制,没有监督,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忘记戒律,放纵自己,人的各种坏毛病、坏惯、坏思想就可能蹦将出来,动摇理想,消磨意志。 独处,最能显现出一个人
常言道:“缺憾是生命的底色,苦难是生活的常态”。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容易的,新的一年我们希望一切能平安顺遂,立志学业有成,计划变美暴富。 然而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很多人陷入了迷茫甚至落魄的境
人心中应该有一些有分量的东西,使人沉重的往事是不会流失的。01 独处 并不是老生常谈。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
世事浮云,难免遮住你如炬的目光,雨打风飘,留不住曾经的童心初念。清澈透亮的本心,总是被岁月的印记刻下模糊的外表,难以辨识。我们总是慨叹时光的匆匆,转眼间物是人非的新陈代谢,难免带来不尽的叹息与回眸。是
一次,梁晓声与一位国外的朋友交谈,她问梁晓声:“近年到,一次更加比一次地感觉到,你们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梁晓声说:“也许大家都在怕着一种平凡的东西。” 她追问:&ldqu
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在不断追求美好。少年想要背起行囊踏遍远方,中年则愿得知心人相伴相守,老来但求子女双全承欢膝下,每一处都有每一处的风景。 当你遍尝人生百味,过尽千帆海海,便会懂得,最理想的生活状
所见大则所志大,所志大则所学大。 01 苏轼曾经在书房写过一副对联:遍识人间字,读尽天下书。 从先秦百家,汉代大赋,再到唐代诗歌,他无一不通,无一不精。 他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之
01精明不如厚道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崇拜聪明人。 但当经历多了,你会发现,厚道比聪明更难。因为聪明是一种天赋,但厚道却是一种选择。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位印度老人对孙子说,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两
人字两笔,一撇为天,一捺为地;人生两步,一步为阳,一步为阴;人世四季,生老病死。人字好写人却难做,心字简单却难懂。做人难,难做人。一句话,很轻,也很重,普通,也很珍贵,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能给
归零:即归于道零是结束,万物之终结归为零;零又是新的开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归零是这样一种状态,可以暂时说是“无”,但又不完全是“无”,因为它蕴含着无数“有”的可能性。
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从前,有人深感生活疲倦,不知如何是好,便去请教一位远方的大师。 大师得知他的来意后,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只是拎了满满一壶水过来,请他去烧。 那人虽不解,但仍是去了 可等
洞悉人性,触摸生命的本质
用心感悟生命,在历练中收获智慧
从容面对变迁,开启新的篇章
拥抱变化,在转折中寻找新的机遇
01"在迷惘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02洞悉人生真谛的智慧指引
03"遇见未知,开启心灵的全新篇章"
04铭记生命中的温暖时光
05"超越限,感受生命的广阔"
06收获丰硕果实的内心
07"时光长河中的自我觉醒"
08超越自我限的人生机遇
09"生命之河,探寻向前的足迹"
10经历磨砺后的内心升华
重新定义人生的目标与方向
用行动书写人生,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记
超越物质,追寻精神的慰藉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开创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