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感

   同样的跑道,不一样的起点;同样的学科,不一样的学分;同一样的过程,不一样的结果。

   人生,就是这样的。当你面对新的环境而不适应时,当你总是埋头抱怨这不同以往的生活时,其实,你已经在堕落,如果可以用这个词来修饰的话。没错,真的,你已经在发生一种内在的,潜移默化的‘性变’(微小量变),这或许是一个过程,但是你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若干年后的你,发现后悔时,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态度,你没有端正自己的态度、没有注重你的细节。

   常常听到一句话: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你的细节,决定你的成败。我不知道自己今后是如何来看待这句话的,但我明白,以往的自己是很随意敷衍这话的,就是没事的时候,拿出来说说,从不把它当回事,所以,十几年后的我,只能站在如今的农大;也不是说这农大不好,而是自己或许在改变一下态度或注重一下细节,命运便又是一番风景了吧?然而也正是因为自己站在这儿,才有了这样的感悟吧!这两者是有一定的关联,就好像你无法逃脱冥冥之中某些事一样,你越是逃,上帝越是让你去接触。在哲学上,我们把这叫做事物具有的普遍性和斗争性,是不以我们这级动物意识的转移而改变。不可思议,无可厚非的产生了这样的思维……

  站在这里,先不说你是奔赴万里而来(而来不知为什么),应该说你自己每天的生活基本花费对得起远在万里之遥对你满怀希望而自己留着汗忍着痛的父母的吗?我想这时我心变得沉重或者眼眶含泪了吧!没有了因自己年轻的轻浮、环境的不适、内心的孤独、社交的阻碍、学业的压力和浓浓的睡意了吧!仅留下伤心与。但是我们也得明白:孩子,你记住了,今后的路,只有你一个人走,你不要在意太多的人事,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心里也不要对我们抱任何不安和,你只要不你自己。

   做到不自己?我想是这样的吧!比尔盖茨曾说:在你没有成功之前,切莫强调自尊,那是对别人没任何意义的。每天面对形形事来来往往的人,在这个庞大的小社会里,你,就你,能算什么呀?别人今天记住你的名儿,明天又有谁知呢?这也就产生了这‘陌路人’一词吧?这一切的本源,就是因为你人卑言微呀!没有任何重量,突破它,超越它……

   很感谢贺舒婷给我的一句话:Nothing is impossible。这话陪我走过高三,但现在我仍然没有体会到那层意思,也没有体会到她把高中几本历史书翻来覆去背了六遍乃至边背边掉泪之情感。但我许诺,我一定会体验到的,不为别的,只为挑战自我,突破极限超俗。

   大学,这是怎么一回事嘛?虽说来这仅有两三个月,但是我已体会到,这里的确是自我成才的好地方,但请注意一下,我是用自我 成材来叙述的:发自内心真实想学的我,及至于成材。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我等所能言语;而大学老师呢?就好像完全为了讲课而讲课,一个半小时,跃过几十页,留下来后的不是作业,仅是考试,考试不过,拿钱补吧!(这是一种让你顺利毕业的措施,我无可厚非),因此,就靠你自己了……上完课后,先不说你加入了什么社团协会呀,就是你那课本,也还没有完成呢!这也导致了,我们不是为了学而学,是为了考试而学。(对于除了想拿奖学金或学霸什么的,就一句话:60分万岁,61分浪费)因此,很多时候我真想对教育领导们说一句话:您,别把人,变成猴,搬了四年的玉米,啥都没有。

   还记得当时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很高兴呢!里面有一张纸上写着大学生必读书目,有将近本吧!我当时也很高兴呢,说:上大学一定要把它全看完,但半学期过去了,我还没看完几本呢!心中不是不想看,而是没有时间呀!有时候还不想看了,因为课本都没弄明白,有时间吗?

   ……

   之所以说这么多,甚有还有很多没说,都来不及说了,时间又过去了一小时,还有任务没完成呢!但我还是要说最后几句:其实吧,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好好把自己的路走下去,你就是最好的;时间,你真的别浪费了;可以不跑,但要制造火箭;走你自己的路吧,让别人去说!

标签: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