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1)日,官方发布全国疫情实时报道显示,截止21日10时17分至20日10时26分的约24小时之间,全国累计确诊病例为75567例,比上日的74675新增加892例,显示出近五天来疫情已连续被暂时控制在未能继续上升的下降区间被打破,似乎抗疫战又开始在上下拉锯了,表明抗疫形势仍然严峻。
湖北现在的累计确诊病例为62442例、死亡2144人,武汉现在累计确诊病例为45346人、死亡1684人。与全国累计确诊病例相比,湖北占82.63%,武汉占60.01%。与全国累计死亡人数2239人相比,湖北占95.76%,武汉占79.40%,同比均在继续上升。
这些数据来自官方发布最新全国疫情实时报道截图,铁证如山:湖北疫情危殆,不是谁可以圆谎和自欺欺人所能掩盖得了的。
2月3日,在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用了四次“我”来表明对抗疫工作的重视、指挥和领导。
一、“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1月7日,我主持会会议时,就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
二、“1月20日,我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批示,指出必须高度重视疫情,全力做好防控工作,要求各级委和及有关门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三、“1月22日,鉴于疫情迅速蔓延、防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我明确要求湖北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
四、“正月初一,我再次主持会会议,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署、再动员,并决定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的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还去武汉视察过一次。尤其是在1月27日(大年初三),以理为组长的指导组抵达疫情的“风暴眼”武汉,对新冠肺炎疫情一线防控工作等展开全面“督战”。在这场疫情之战中,指导组担当着何种定位,将起到哪些关键作用,从其抵汉第一天起,便备受瞩目。
昨(20)日下午4点,即指导组在进驻湖北的第25天,便将发布会现场“搬到前线”的新闻办公室,在武汉再度举行发布会。
一开场,丁向阳即讲述了派驻指导组来到湖北前线的用意和工作状态:“以理为组长的指导组从抵达武汉的那一刻起,和指导组的就同大家一起,每天都在通宵达旦地工作,在极度紧张和顽强的战斗中度过了这些日子。”
丁向阳说,实际上理在1月22日来到武汉时,就按照的具体指示和要求,做了两个决定,即“封城”和“延长假期”。
针对有关武汉“封城”的争议,丁向阳回应:“在这样一个时刻,要达到共识恐怕不是太容易,但是有的支持,我们决心已下,各项措施都到位,无论哪些人说什么,我们都坚定了这个决心。有些在聊天的时候讲,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议论和说辞都不要紧,我们宁要微辞,不要危机。”
笔者认为,显然对湖北疫情是高度重视、尽心尽力的。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湖北特别是武汉的疫情管控却仍未见到令人乐观的进展,这或可说明此次“武汉肺炎”的真面目,至今尚未被医学科学界所所看破。表现在医学科学界的权威人士们,至今对“冠状”的认识差别大、争议多。为此,笔者梳理于下,供朝野上下参考。
近期,专家们对新冠肺炎病毒的相关说法不同调:有专家说此疫情到4月时可能在结束;有专家说,新冠肺炎病毒有可能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
新冠病毒究竟能存在多久,是否存在与它长期共存的这种可能性?
——2月20日,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接受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采访时说:“有这种可能性。新冠肺炎病毒是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王辰称,从流行病学上对它的流行规律、从病毒学上对它的生物学规律、从临床上防诊治方面相对的措施、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防范措施,大家都要针对这个疾病、这个病原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安排。
就是否也要做好长期共存的准备?王辰肯定地回答:“是的。”
——此前,台大医院小儿感染科医师黄立民、美国疾病管制中心(CDC)前佛瑞登曾表示,武汉肺炎病毒可能成为有效且长存的新兴传染病毒,人类要做好与其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
——2月11日钟南山在接受英国路透社独家专访时表示,此次疫情或将在2月达到高峰,有可能在4月结束。钟南山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冠状病毒是如何感染患者的,不清楚病毒是否会透过粪便传播,不清楚是否存在所谓“超级传播者”。在这期间,钟南山多次为武汉疫情发声,但说法多次改口,不尽相同。
——2月9日,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领衔发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研究论文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最长可达24天,并不排除有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1月28日,钟南山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他认为疫情应该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增加了。并表示尚未有确切证据显示有超级传播者出现。钟南山认为,民众在外过新年已经十多天了,若有感染病毒“发病的都在当地治疗了,没发病也就没病”,因此春运返运不会有大问题。
——从2019年12月疫情爆发以来,专家们已经多次预言“拐点”。按照钟南山此前所言,元宵节(2月8日)会是疫情的“拐点”、转折点。但到了2月8日,钟南山又表示“疫情的转折点仍未到,估计还要观察多几天”。
——1月28日科学院院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表示,情况好转可能在2月8日或更早时间出现。
——1月29日,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也传递出2月8日有出现拐点可能性看法。同日,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也表示,“根据武汉近期疫情变化的数据,我们期盼的拐点可能将要出现”。
——1月30日,在上海疫情通报会上,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断言:“最多还有20天到一个月,我们会看到一个拐点。”
——2月16日,官媒专访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时,他表示:“真正的疫情拐点已经来到,只是还有很多的存量。”
笔者认为,至今连权威科学家都没能看清“新冠”的真面目,那么全民抗疫战难以制定出有效的战术,则情有可原,过多诟病与责难都是非理性的。
似乎并非针对钟南山1月28日“民众在外过新年已经十多天了,若有感染病毒‘发病的都在当地治疗了,没发病也就没病’,因此春运返运不会有大问题”的表态,前(19)日“新浪财经”等多家大型网媒发布《爆发!刚复工12家企业33人被传染!514人隔离!》这一重磅消息,令人闻之惶恐不安。
综合上述,笔者再敲警钟:做好打抗疫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在此,笔者向高层进谏:着重抓紧抓好农村防疫及农业方面的耕种和养殖,切不可耽误了农时。保粮食、保蔬菜、保家禽家畜,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根本,只要民众不受饥饿之苦,就不会出现天下大乱。这是古今中外治国平天下最原始的,同时也是并未过时的最有效“”经验之谈。敬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