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是指个人修身养性的过程,而治人是指执政者管理社会的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人们常说“治国必先治吏”,意思是说一个要先把官员(治)管理好,才能对国民有所裨益。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先不修身养性,那么他很难做到界限分明、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安身立命等诸多方面的表现,也难以获得别人的信任和认可。这两个过程是彼此互相帮助的,修身可以使个人更好地治理自己的生活,更好地为社会贡献。
首先,修身养性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修身,我们可以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例如,一个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年轻人,可以通过深入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找到突破自己瓶颈的方法,并逐步摆脱游戏对自己生命的消磨,掌握自己的时间。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方法,我们就可以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自我认识的提升,我们的意志力和动力也会增强,更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考验和挫折。
其次,修身养性还是一个塑造良好品德的过程。西方文化中曾经有“真、善、美”的理论,其中的善指的就是品德上的优良表现和道德上的良好表现。个人要怎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和关注,除了才华横溢和业绩斐然等外在条件,道德品质也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正如“宁可善其事,勿善其人”这句经典名言所言,一个人的品德比其业绩更为重要。修身可以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平,让我们更容易做到真、善、美。
同时,修身养性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时更加镇定自若。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例如工作上的压力、家庭矛盾、人际关系、意外事件等等。这时候只有有过一定修养的人,才能在情绪过度激动的时候,理智地调整情况、表达自己的利益,同时也更容易感觉到自己生活的价值,这样就避免了因情绪失控而做出不利于自己或社会的事情。
最后,修身也是为社会贡献的一种方式。社会是由成千上万个人构成的,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具备较好的品德和道德,相信整个社会就会更加美好。例如,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循交通规则、不扔垃圾,他的这种行为就能影响到周围的人,带动其他人也积极改进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会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各种资源和资本就可以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换来的生态环境也更为优美。
因此,修身养性和治人是彼此相辅相成的。只有在修身养性的基础上,在面对复杂的面时才能胜任自己的角色,同时才能影响到周围的人,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