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内心强大的人:难而不怨,苦而不诉,喜而不扬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难而不怨,苦而不诉,喜而不扬

  真正的强大,无须声张。

  看过这么一句话:

  人生就是在水上撑船,每个人都要经历无数场风浪。

  生活起起伏伏,命运波澜不定,我们会站在峰顶,也会掉到谷底。

  越是无能的人,就越喜欢在其中声张,试图用言语去掩盖自己内心上的匮乏。

  而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难而不怨,苦而不诉,喜而不扬。

  01

  难而不怨

  之前看《朗诵者》的时候,有一名叫做赖敏的女孩,令我无比动容。

  她在21岁被确诊遗传了家族的“企鹅病”——手脚不受控制,走路不稳,后来就连说话也不清楚了。

  医生断定她最多活到30岁。

  23岁那年,她的父亲车祸去世,9天后,她的母亲也跟着去世,很快,相恋7年的男友也和她分了手。

  失去亲人的悲伤和病痛的折磨就像两座大山,论谁来都会被压得喘不过气。

  可她却没有抱怨,而是鼓起勇气对自己说:“与其在家里等死,不如出去看看。”

  于是在好友的陪同下,她走过了4万多公里的路程,在100多个城市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

  后来,她的故事被广泛关注,有记者问起这些遭遇。

  她只是笑着说:“当你什么都没了,你还可以微笑!”

  如今的她拥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在四川理塘经营着属于自己的客栈。

  在别人看来本该怨声载道、自暴自弃的人生,有些人却在努力扛住苦难,吞下抱怨,拼命生活。

  罗曼罗兰说过:

  “生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天生的幸运儿,难免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

  有的人勤劳本分地做着小生意,结果一个失误赔上了多年的存款;

  有的人在公司兢兢业业做了十几年的工作,因为一场整改就被迫下岗;

  还有的人原本过着简单平淡的生活,结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就打破了安稳。

  人生在世,没有谁活得容易,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可如果任由自己沉浸在抱怨中无法自拔,又怎么有精力去抓住机遇、抓住运气呢?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如果你常常流泪,就不能看见星光。”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坦然面对;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只有松开抱怨的双手,才能拥抱明天的美好。

  就像彩虹总在风雨后,苦难之后,总会有值得期待、值得努力的回报在等着你。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难而不怨,苦而不诉,喜而不扬

  02

  苦而不诉

  余秋雨说: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

  毕竟针不扎在自己身上不觉得疼,雨不浇在自己头上不觉得冷。

  感受这件事,谁也没办法替代谁。

  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大婶,在地铁上四处询问回家的路。

  有热心顺路的人让她跟着自己一起走。

  那位大婶便开始向周围解释自己现在的处境:

  自己一个人在乡下孤苦伶仃,没有人教她怎么坐地铁;

  儿子在城里工作,也不肯亲自开车送她;

  前些年老伴过世了,过几年自己要是不行了,怕不是都没人知道……

  地铁上的人都对此冷眼相看,而那个热心的人到站了也急匆匆地想摆脱她。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体谅自己的难处,但生活本就是,各有各的苦,没人愿意为你的情绪负责。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如此,这位问路的大婶也是如此。

  心里的垃圾倒在外面,没人会替你收拾,只会招来更多的嫌弃。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多年前看过的一则小故事:

  每逢年关的时候,庙里香火旺盛,前来求签诉苦的人络绎不绝。

  接待的小和尚忙里忙外,问师父:为什么有那么多施主来庙里诉苦?

  师父笑着说:因为施主,多是苦主。

  小和尚又问:那为什么师父从来不诉苦?

  师父摇了摇头:因为越诉苦,人越苦。

  苦,才是人生常态,每个人都有委屈想倾诉的时候。

  但当你以为可以一吐为快的时候,才发现,诉苦无非是扒开伤口,把经历过的疼痛再感受一遍。

  一味地向别人诉苦,不过是在用海水解渴,你喝得越多,反而越渴。

  听过这么一句话: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一个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

  成熟的人不是不辛苦,他们只是偷偷地把崩溃调成了静音,把苦楚消化成了前进的动力。

  崩溃是每个人的权利,但藏不住的崩溃只是伤痕,藏住了的才叫勋章。

  当你撑过苦难的浪潮之后,就会明白,自己才是最好的港湾。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难而不怨,苦而不诉,喜而不扬

  03

  喜而不扬

  《围城》里有这么一位张先生。

  他为了彰显自己和洋人来往的得意,说话总有个特征——在话里夹杂着无谓的英文。

  钱钟书先生在描写这一段的时候,不惜笔墨讽刺他:

  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像这位张先生一样的人。

  有一丝自以为是的得意之处,便要满世界显摆,恨不得人尽皆知。

  然而炫耀不仅带不来尊重,反而会招来别人的反感。

  唐代诗人章孝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老朋友李绅的勉励下,最终考中了进士。

  欣喜若狂之后,他得意洋洋地写了一篇诗寄给李绅:

  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他在长安挑了一匹高头大马,特地给马鞍镀了一层金,然后大摇大摆骑行回家。

  等快到了老家扬州,再把父老乡亲叫出来,让他们好好看看从京城回来的新科进士。

  李绅看到这首诗,便回诗批评他:“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很多时候,你的自吹自擂,在别人的眼里不过是跳梁小丑的哗众取宠。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虚荣心,是你的炫耀欲,是你的时刻想要冲出来出风头的小聪明。

  喜而不扬,是一个人站在高处的清醒,也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证明。

  一个人不需要从别人身上找到自己的意义,成功也不需要依靠和别人对比来证明。

  真正了不起的是你成功时的低调,是你得意时的谦逊,是你露出锋芒时的收敛。

  ▽

  亦舒在《直至海枯石烂》中写道:

  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

  失意时要静最难,少不免牢抱怨,成功时静更难,人人喜夸口炫耀。

  生活起伏不定,有时,低谷亦有时。

  只有让自己安静下来,才能坦然面对一切波澜。

  真正内心成熟的人,从来不将自己的情绪轻易显露出来。

  因为他们懂得,真正的强大,无须声张。

  点个在看,在沉默中沉淀,在安静中蜕变,在不动声色中,不断强大起来。

标签:真正 内心 大的 不怨 不诉 不扬 真正内心 真正大的 真正不怨 真正不诉 内心大的 内心不怨 内心不诉 内心不扬 大的不怨 大的不诉 大的不扬 不怨不诉 不怨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