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的启示:大自然与文学的平衡之道

    鲁迅的启示:大自然与文学的平衡之道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我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然而,在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迷失于日常生活的琐事,忽视了与自然世界的交流

    标签:
  • 信仰与科学:两种不同的现实观与

    信仰与科学:两种不同的现实观与人类历史上,信仰和科学一直是两种重要的认知方式。信仰提供了一种对世界的超自然解释,为人们生活提供价值意义和精神寄托。而科学则追求客观、理性的自然规律认知,力图用可检验的

    标签:科学
  • 作为理科学霸的鲁迅

      在今天,迅哥即便不拿出文科老本行,在理工科方面,当个果壳科技类博主,绰绰有余。他涉猎的领域包括:侏罗纪时代的恐龙、镭和的放射性强弱、古华夏的炼铁术是不是从古巴比伦传来。  在成为的文学家、思想

  • 鲁迅是怎样做编辑的

      在鲁迅的整个文学生涯中,编辑文学报刊是其主要的工作之一,占了不小的比重,他一生主编过的文学期刊达10余种之多。  鲁迅于1909年自日本回国,1912年5月到北京,在教育任佥事和科长。1918年,鲁迅参加了改组后的

  • 高高在上的科学

    高是没有止境的。为了到达更高的地方,吴天一身上数得清的骨折就有14处。最严重的一次,车从山上翻下去,他左边的4根肋骨、肩胛骨都摔断了,髌骨粉碎性骨折,腓骨、胫骨也断了。但是,休养了106天后,他又骑着马出发了

  • 鲁迅,好可爱一爹

    说到鲁迅,相信大多数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同学,都会在心里给他立上几个标签:好有文采、好会骂人、好酷一男的!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个“横眉冷对”的硬核文学家,白天还在报纸头条上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

  • 生活中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像匕首、像投,充满了风暴一般的战斗气息,但生活中的鲁迅其实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也很懂得享受生活的清福。只是鲁迅先生享受的清福不是奢靡的感官刺激,而是心灵的愉悦和生活的乐趣。鲁迅喜欢喝茶

  • 年少不懂鲁迅,读懂已是笔下人:有人成了闰土,有人成了钢叉,而

      小时候看鲁迅的《故乡》,不知其中深意。  记得的恐怕只有闰土、钢叉和猹,还有那地里一望无际的西瓜。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